新闻网讯(通讯员 程念/文 记者 刘健/摄)6月2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叶朝辉教授做客长江讲坛第78期,在东校区12教405学术报告厅为新葡萄娱乐app官方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精密测量是物理学发展的驱动力”的精彩学术报告。

校长刘勇胜、副校长吕一兵,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近500名师生聆听了报告。吕一兵主持报告会。

叶朝辉院士以“秒”的定义、“秒”测量精度的提高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精密测量物理的发展脉络。他深入剖析了各关键历史阶段的重大科学突破,清晰阐释了精密测量在物理学发展进程中的核心驱动作用。报告中,叶朝辉院士特别介绍了我国在精密测量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通过典型科研案例,叶朝辉院士生动诠释了从事精密测量研究所需的科学热忱,以及长期知识积淀与实践经验积累的重要性。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师生围绕精密测量物理相关知识大胆发言,积极提问。叶朝辉院士以深厚的专业造诣、亲和的态度耐心解答了每一个问题,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叶朝辉院士的报告全面展现了精密测量与物理学发展的深度关联,并通过对科学探索历程的深度解析,激发了我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热情与使命感。”现场师生纷纷表示。

报告结束后,刘勇胜代表学校向叶朝辉院士赠送了“长江讲坛”杯,学生代表向叶朝辉院士献送了鲜花。
叶朝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曾任原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主任;武汉磁共振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基于原子的精密测量物理”先导专项(B)(2016-2021年)首席科学家。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波谱学与量子电子学的研究,为发展我国光抽运铷原子频标做出过重要贡献。在磁共振波谱学的理论和实验方面做过系列探索,近年来致力于磁共振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研究。
(审核 张华峰 编辑 杨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