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 姚炳光 张昭 赵思月
今年,地物学院的7#212、7#402、7#313、4#434(3个男生寝室、1个女生寝室)16名同学全部考取或保送研究生。四个牛气冲天的寝室,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相互鼓励,持之以恒,寝室氛围融洽,经常交流畅谈学习、时事......当然也有其各自的特点。
7#212:最牛“学霸”寝室
来自7#212寝室的四个兄弟中有三个上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另一个考上了南京大学。其中寝室长张豪更是考出了数学150分满分的好成绩,以初试成绩428分位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的第一名。他在校期间也获得过两次国家奖学金。以391分考进南京大学的徐志刚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这只是这个寝室的一个缩影,其他两个室友刘恒和许德友也是学霸级人物,四年来他们的平均绩点接近4.0,许德友还在2012年校园明星评选中被评为“学习明星”。
说到为什么整个寝室能达到如此好的成绩,徐志刚同学说:“兄弟之间是相互扶持鼓励是我们的前进的动力之一。”从大三的暑假开始,寝室的成员便开始准备考研,他们约定好每天一起起床,然后到A教五楼的考研自习室自习,晚上即使有再多的事也会在11点准时就寝不影响他人。在卧谈会上他们相互分享调侃生活中的趣闻,并且交流时事政治,这对考研政治有很大的帮助。另外他们每周四的下午雷打不动地去打羽毛球、篮球或乒乓球,缓解考研的压力。他们在考研期间建立了一个只有他们四个人的群,在上面分享各自搜集到的政治预测题和时事热点等资料。
在方法上,他们认为学习需要总结,也需要付出。寝室四人都把平时做错的题整理成错题本,不定期地回顾,其中张豪的错题本已经做了快两大本。数学满分的张豪坦言要学好数学就要多做题,在考研过程中他总共买了5本数学辅导书,每一本上不论例题还是习题他几乎都做过。
4#434:四朵金花就业艰难毅然考研
来自校内4#434的四朵金花武玉莉、王芝环、黄凤祥和胡冰恒全都考研上线,分别考上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本校。石油行业,女生就业一直于劣势地位,很多女生选择了考研之路,她们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只要男生不要女生,无论女生多么优秀。”武玉莉抱怨道,“但是这更加坚定了我们考研的决心。”早在大三的暑假,武玉莉、王芝环和胡冰恒就开始着手考研,而黄凤祥也在同年的10月底加入了考研大军。黄凤祥的考研数学成绩超过了130分,她的方法诀窍就是上课记下要点,然后课后进行整理,将其变成自己的东西。四人中英语最好的胡冰恒介绍她的经验时说:“经常看英语原声电影,200多集的美剧《老友记》。我足足看了两遍。听力能力也就这样培养起来了。”此外,她从网上下载了单词本,大三一年都在背诵。
在学习之余,武玉莉还担任过笛箫协会的会长,黄凤祥制作的手工艺品在地物学院手工艺品大赛中获奖。她们还参加过孤儿院的义务帮扶活动,假期也参加过手机销售的兼职活动。
7#402:考研路上身体最重要
和其他的考研宿舍一样,7#402全体寝室成员也如愿以偿成为了准研究生,两位选择保研,一位考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位考取本校。刚开始四位成员都准备着考研,直到10月份,李志虎和魏旸才决定保研,而吕宗扬和吴焓则继续认真复习。考研路上都会有些浮躁,“我比较喜欢一个人自习,在一个没有熟人的自习室里安心的自习。当然,有问题了还是很愿意请教班里的同学,”吕宗扬说,“在12月份,心里比较浮躁,临近考研心里总会有些不安,不过还是坚持下来了,考前坚持看题,幸运地遇到了相似的题目,你可以说是我幸运,也可以说是我坚持。”
谈到考研路上需要注意什么,四个人异口同声地说:“身体最重要!”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他们依然坚持各类体育活动,基本上每个星期都要集体打一次篮球,偶尔会踢一下足球,为此还专门创建了QQ群。有过两次骨折经历的李志虎笑着对记者说道:“考研前(10月),我又一次骨折,这也许是我大学里最难忘的事啦!喜欢打球,但发生意外事故总是不好。”他告诫记者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做什么都要身体第一,不要搞垮自己。
7#313:四条汉子一个梦 天南地北续闯江湖
“钓鱼岛”——正如他们的寝室名所传达的,7#313的四个大男孩怀揣着一腔爱国热忱,关心时事政治。他们在集体进军硕士研究生的战役中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周岳军和胡胜福各以376和415分的高分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测井专业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录取,周岳军还是其中的专业总成绩第一。寝室长张开捷在以348分考取了本校测井专业研究生后,收到了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公司的签约通知,而张杰则选择了本校保研。
这四条汉子具备不同的性格特点,却拥有同样的“石油梦”,也因此一同走上了考研的道路。张杰善谈,他向记者介绍了寝室的其他成员:常被调侃的周岳军随和洒脱,平易近人,很能活跃寝室氛围,经常让大家“打成一片”。年长的张开捷睿智成熟,是一舍之长,也是寝室的核心人物。胡胜福是个响当当的学霸,是寝室学习环境的最初建设者。“他们都是励志人物,”张杰激动地说,“周岳军在备考阶段特别勤奋,常常学习到深夜,他的考研路很充实。而胡则是从大一开始就养成了每天自习的习惯,意志力极强,刮风暴了他都得去,学习似乎已成为了他的生活必需品。”至于张开捷,张杰说自己见证了他的蜕变,年长五岁的他,起初在功课上一塌糊涂,后来通过大三大四两年的苦干,补上了落下的所有课程,还获得了“神开德贵”奖学金。被问及自己算不算励志人物,张杰谦虚地表示自己没经历过考研备考的辛苦,但作为校区海文考研的总代理,也帮助不少人走完了考研路。
在即将离校时整理大学四年的点点滴滴,拥有认真态度的他们觉得在一起每天都不一样。“我们选择的方向不同,毕业后也将各奔东西。尽管如此,今后回想,还是会怀念一起奋战的日子”。
(编辑 一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