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黎娟/文 唐佳雨/摄)4月1日晚,《信•荆楚》课程第二季第三讲在东校区16教A313开讲。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信·荆楚》课程团队、湖北省红色书信研究与传播中心的全体教师与广大师生一同聆听了课程。

《信•荆楚》第二季第三讲“无声的功勋-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由《信•荆楚》青年教师陈前燕,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高宇桐、尹家荣、李晨睿、杨耀峰、陈佳卉等联袂讲授。
课堂上,一张年代已久的“红色交通证”吸引了在场师生的目光,讲解员陈佳卉讲述了“交通证”的背景和来历,带同学们回顾那段烽火岁月的历史。
“红色交通员的职责有哪些?”“谁能成为红色交通员?”同学们纷纷在“雨课堂”平台互动,让思政课在沉浸式的聆听讲述、体验式的情感表达中焕发活力。陈前燕通过讲述吴德峰、卢伟良、李白、熊瑾玎等革命先辈的事迹,深入剖析红色交通员传递文件、护送干部、运送物资的主要职责,讲述了想要成为一名红色交通员应具备“坚定可靠、对党忠诚”的政治信仰,“经验丰富,灵活机警”的对敌斗争经验,“身强体壮、体能过硬”的身体素质,“能写会算,记忆力强”的文化水平等基本素养。

情景演绎环节,自产12301班学生杨耀峰扮演红色交通员吴德峰,架起扁担体验红色交通员运送物资的艰辛。尹家荣、高宇桐深情演绎了李白、裘慧英为革命事业假扮夫妻,扎根在敌后战场开展情报工作的英勇事迹,让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无畏、舍生忘死、奉献一切的革命情怀在这堂思政课上具象化。
“今天,还有像交通员一样的人吗?”书信品读环节,李晨睿声情并茂地分享了“最美奋斗者”其美多吉的雪线邮路故事,号召青年学子赓续奉献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课后,同学们纷纷写下回信,与心目中的英雄开展跨越时空的对话。
据悉,《信•荆楚》第二季第四讲将于4月8日(周二)晚7点在16教A313开讲,由张莉老师授课团队带来《抉择》,解读共产党员英雄模范向警予的红色书信。
(审核 刘小燕 编辑 杨云锋)